该拿什么唱片、歌曲测试耳机或音响系统呢?
标签:
该拿什么唱片、歌曲测试耳机或音响系统呢?
你一定在音响展或是从朋友口中说你买音响、买耳机一定要用哪些CD片、用哪些曲目来选才准,但是这真的是准则吗?对我们而言是没有标准的!原则上拿自己最熟悉的唱片、歌曲当作reference即可。
我们认为,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参考曲目、唱片的制作质量还有唱片是哪个年代的。理由呢?让我们简单说明一下:
1、制作质量
这点我们说了很多次。无论今天你手边的唱片是什么样的取样率格式,如果那张唱片里的曲目的制作过程没有相对地优秀,那么就会造成在挑选器材的时候会有误杀忠良的可能性。大致上下列的因素会影响唱片的质量:
2、录音与混音环境:当曲目中需要真实乐器的时候,录音环境就非常的重要。例如:麦克风选择、录音场地的尺寸都会影响那些乐器的录出来的感觉。再来是混音环境,能够在一个按照国际广播声学标准的环境中,要处理细节、音场、层次、定位??等,是再好不过了。
3、发行质量:CD片发行的时候,是否成本够支出使用好的CD片,是否压片厂的质量能够一致….等问题,也会造成成品的音质与在录音室听的质量有所落差。数字购买下载的,原则上就是跟录音室master完之后一样。
4、年代
为什么要提到年代?举例来说,先来说流行乐,如果你回头听八、九零年代的vocal与现在(2000年之后)的会有一个很大的落差。人声的残响湿度(音乐工程中,干湿的差异在效果使用的多寡,用越少越干,反之越湿)落差很大,以前在做流行专辑的时候,会用Lexicon的一台很知名的残响效果器,因为在当时那台效果器不便宜,不是每间录音室都可以第一时间就入手。所以一旦拿到了,就会加上去,而且有的时候还加不少!
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低频的处理,近年的欧美与韩系唱片其实低频量给得很足,甚至是会有过头的状况。拿早期的摇滚乐、流行乐及嘻哈来比较,夸张点来说,早期的低频是淡如水。200Hz以下的处理,现在会变得很重视,尤其是60、50、40Hz,不同的专辑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。
因为年代的不同,以前的金曲不见得是现在人会喜欢的感觉,现在的金曲也不见得是上一代的人会喜欢。会喜欢多半也都是因为作曲、编曲与演唱者所呈现的旋律让大众觉得是经典,或是那些节奏、旋律、歌词有着跨世代的共鸣。
以上都是稍微龟毛点的想法,回到消费者本身来说,我们通常还是建议以自己最熟悉的曲风来作挑选的基准。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用音响厂商与发烧友口中所谓的神测试片、必听曲目。不是每个人对古典乐熟悉,那就不要强迫自己用古典乐,如果你真的不喜欢古典,何必跟着大家在那边巴赫、贝多芬、莫扎特呢?不是每个人对加州旅馆有所连结,那何必跟着大家一起用加州旅馆?其实你不喜欢蔡琴,那何必跟着电影与大众一起听被遗忘的时光呢?你去音响展买到了音响测试片之后,翻开曲目发现里面的曲目怎么听都不对味,那何必下次再花钱买那样的唱片折磨自己呢?
音乐聆听、音响、耳机系统比较都是主观的,没有绝对客观。当你硬是选用自己不熟悉、不喜欢的曲目,在一个程度上你的脑袋就无法好好的让你去用欣赏、品尝的方式去体验音响系统或耳机系统,那你要怎么顺利挑选到适合自己的系统搭配呢?